UD

【2017年肖时钦生日贺】犹之惠风,荏苒在衣——漫谈肖时钦

命名空间:

青释:



(以下是毫无阅读价值的free talk,建议跳过,直接从数字1处开始看)








岁数渐长,“一年”在过去时光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,体感也就越来越迅疾而不可捉摸;去年6.23给他写歌,石乐志把卡过门的低音统统写在一起,最后唱得全程断气的心理阴影还没彻底翻过去,抬眼看看日历,今年的6.23居然又到了。




肖时钦,6.23生日快乐。




过去的一年里,依然每天都感到自己更加喜欢你。








我用各种力所能及的题材和体裁描摹过他,却从来没有认真梳理过对他的理解,所以很想在这个日子说说看。




最初的一篇分析基于MBTI框架,写了3000字后被我忍无可忍丢进了回收站:类型终究只是类型,设计再精美的匣子,也不可能完整熨帖地盛放原作中的肖时钦。




所以我决定随便写写,想哪说哪。不一定对,不介意错;欢迎讨论,请别认真。












1.




关于标题。




唐人司空图(有争议) 将诗的风格划分为二十四种,遂著成《二十四诗品》;其中之一曰“冲淡(澹)”,云:素处以默,妙机其微。饮之太和,独鹤与飞。犹之惠风,荏苒在衣。 阅音修篁,美曰载归。




倒不是要强行给荣耀全明星来个二十四诗品的对应操作;真要对应起来,我也不认为肖队符合严格意义上的“冲淡”——他的故事始于对巅峰的渴望,故事结束时,此心仍旧灼灼;“平和”自然有之,至于“淡泊”与否,还要商量一下。




然而“犹之惠风,荏苒在衣”八个字,却几乎立刻让我想起他。




像温煦的风,将衣衫拂动。不着浓墨,但留重彩。








2.




时不时会听到人善意地评论:肖队的性格挺软的。




我也觉得他确实挺软的——在某些方面。比如原作里正面描写过动情流泪的主要角色其实不多,被同侪一通电话吓得摔手机的人也只此一个;和姑娘们对上就更别提了,屡败屡战不能直视:在嘉世日常被沐沐揶揄;去网吧打探情报让老板娘噎词;网游里与舒家姐妹谋皮,因撒不了谎而未遂;抢Boss时面对云秀暗藏玄机的提议,也只敢和喻队四目相对——好容易回到雷霆,昔日的萌新小戴,也已经长成了说句话能吓得他腿一软的女魔王。




他很多次“软”的前提,或者说这些“软”的实质,在我看来,是“过不了自己良心那一关”。或者说,他不乏驭事之“术”,从智识上能理解大部分情况,也往往可以应对妥帖;但同时相当执著于持心之“理”,心中的“理”受到动摇,整个人就局促起来。




所以去网吧打探情报,明明做了在其位谋其政的心理建设,依然问心有愧;全程七上八下脑海里左右互搏,对老板娘“这号仓库里也有很多材料,你不会拿吧”(739章)的质问也不见怪,反而感激人家够爽快。




所以网游圣诞活动抢袜子,本想拉着舒家姐妹合纵连横,面对人家大喇喇的质疑愣是撒不出谎,只因为“战术上如何尔虞我诈他都毫无压力,但在这种事上,他却很难言而无信”(915章)。








3.




而与这些“软”相对的,是他的“硬”——决策中的他,处事时的他,以及赛场上的他。




他的两次转会,抛开在故事结构中的作用不谈,也都在某种意义上称得上孤注一掷。八赛季爆冷降级的嘉世固然奇货可居,但从原作侧面描写来看,当时的他未必没有同等、甚至前景更为可观的选择。身为三次元电竞观众,最初读到这里时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:一流选手巅峰期中的一年竞技生涯何其宝贵,离开顶级联赛的昔日豪门在一年之中又能经历多少变数——为什么一定是嘉世?




原因大概是主客观多方面的。但后来,看到他挑战赛折戟、在已是飞鸟各投林的嘉世俱乐部里与叶神匆匆照面时,我产生了一个此前未曾深思的猜想。




——“我去兴欣能干什么呢?兴欣不需要我。”(1065章)




——而八赛季结束时的嘉世需要他。




或许他当初希望从转会嘉世这段经历中收获的,不仅是更强力的队友,不仅是一枚最早发货日期也在两年之后的冠军戒指,更是以“最大限度被需要”的方式做到这一切,是作为这支队伍的中枢和指挥塔,将这副好牌亲手打到绚烂终局。




那是他的意气,也倾注着他的勇气。




他身上温和、朴素、不时尴尬、很像“我隔壁家小肖”的特质太过突出,以致于那些锋芒毕露的部分尽管也写得很明白,却不怎么引人注目。




譬如他的骄傲——方锐说“他(肖时钦)一直都挺自信的”(1234章),十赛季的雷霆在他的带领下气势如虹,他也就舍我其谁地多了点“意气风发”(1240章);




以及他的胆识——“肖时钦率领雷霆这支实力平平的战队,却能屡屡杀入季后赛,旅途绝不是四平八稳。他们哪次的成绩,不都是冒险冒来的?而每次顶着压力下达这种风险指示的,无不是肖时钦。”(913章);




还有场合上应该拿出的姿态——当崔立和陈夜辉还在为副本记录耿耿于怀时,他的回应不失分寸,但是干脆利落:“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,今天的副本,队伍竭尽所能了,刷出的成绩,我觉得应当满意。”(893章);




最后,是对待自己错误、失败和弱点的坦然——“肖时钦可不是一个发现有问题却还要为了面子死撑的人”(1034章)、“自己到底还是软弱,没有彻底相信队员,也没有完全相信自己”(1045章)、“还要更努力啊肖时钦!”(1240章)。




更硬的选择,则是在挑战赛失败后回归雷霆。




人言可畏,何况前途难卜。看到“欢迎回家”时书外的我跟书里的他一起眼睛冒汗,同时手心也在冒汗。




家无疑是最温暖的港湾。




可他选择回来,只是为了停泊吗?








4.




——当然不是。




挑战赛上,他从叶神那里收获了一个启示:曾在常规赛里创造过的那些以弱胜强的奇迹,只要连续复制三次就能夺冠。




道理是这个道理,但终究只是道理,省略了太多操作层面的困难,就仿佛说“只要把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耗降低到零就可以实现永动”一样——直到十赛季的他脱胎换骨,带着雷霆的大家在一场场团队赛中拼下巍峨如山的对手们,哪怕最终仍未实现季后赛成绩的突破,也依然对明天满怀期待时,我才惊觉,他是真的这样相信着。




——“哪怕是在第十六轮被兴欣击败,但是那似乎也丝毫没有动摇到他的信心。在对轮回,这个逆天的强敌面前,肖时钦再次精心准备着,他再次坚信着他们雷霆战队有能力战胜任何对手。”(1281章)




他不清楚纸面实力的对比结果吗?——以精确研究对手和细致布局著称的战术大师,原作位面比他算得精细的人恐怕不多。




他的信念没有遭受过挫败和挑战吗?——哪怕是脱胎换骨的十赛季,战术上接受了叶神一次再教育,战力上被轮回天团暴力拆解,霸图、皇风和三零一度也都在团队赛中战胜过雷霆,远未到一败难求的地步。




他是个性特别决绝,以至于非要和自己、和客观上的可能性过不去吗?——恰恰相反,他承认过现实也转过会,待人待己都留足余地,看起来简直是“最不可能孤注一掷”的那种人。




就是这样的一个人。明知骑士是骑士、风车是风车,却只是殚精竭虑地计算出了打败它的方法论,然后举起剑,纵着马,踏踏实实一步一步,向它冲去。




他是从不活在梦里的堂吉诃德。












5.




肖队的情商一直是我觉得很有趣的话题——就原作而言,他在场合中处事得体,治队时宽严有度,见微知著,人缘尚可,评一句高情商大概也不为过;可在人情世故上,却又似乎总缺那么一点游刃有余。




具体来说,就是经验和良知范围内的场面他都不在话下,而一旦超出了这两者之一的边界,马上内心打架,数据溢出,后台无响应。




他在人情世故方面的表现,给我一种强烈的“技术导向”印象,就好像是把人与人之间的那些事当成某个系统性学科来突击过,刻苦努力加上记性超群,习题考纲背得烂熟,打眼一看也都滴水不漏;其实并没有那么灵光,可能也不是十分热衷——这一点在他九赛季应对嘉世上下的“叶秋(修)情结”时体现得比较鲜明:一方面,长于观察、善留余地,迅速切中要害,有效安抚各方,时不时有点人精的意味;另一方面,说场面话时,脸上差不多就写着“场面话”,自觉亏心的时候,谁说什么都能噎到他。




我始终觉得,比起天分,他在为人处世方面依赖的还是一般意义上的智识,以及那点经常让他陷入纠结的善良,甚至隐隐约约,也有某种“守序的纯真”:生灵灭机关算尽,肖时钦厚道为人(且不谈他坑小别去买饮料的事……);要做好本职工作,但不能昧着良心。“战术上”和“赛场外”,“岗位职责”与“个人原则”,最好泾渭分明,各走一套系统,永远不要相互粘连。




否则,只能参见圣诞抢袜子、网吧探敌情。








6.




管理学上有时将职业性格分为“流程导向”(process-oriented)和“人员导向”(people-oriented)两类;前者更关注“事”的进展,后者更关注“人”的感受。




而肖队让我不时感慨的一点,是他作为以数据、资料和分析立身的战术大师,又在很大程度上具备流程导向者的思维方式,本人却似乎更像是个people person。




赛场上的他一贯形象还是理智沉稳的,所谓“真的机械师”(1009章),有时甚至展露出一种近乎冷峻的实用主义;然而纵观他赛场外的经历,重大的决策,最终抱持和坚定的信念,又好像都在相当程度上偏向于感性驱动。




此外,相对而言他的同理心很强,这一点在原作中也有诸多佐证。




譬如陶轩带着他和孙翔去兴欣网吧示威,回来问起小乔的情况时,他联想到了那场并不成功的新秀挑战赛,然而“即使乔一帆根本没在他们面前,却也在想着合适的措辞不想把别人说得太过于不堪”(721章)。




再如后来他主动前去网吧“刺探敌情”,在人家的训练室里如坐针毡,想的是“人家放他进来,没有阻着他,那是很给他留余地了,现在故意给人捣乱,肖时钦觉得很下作,他做不来这样的事”(738章)。




这里体现的除了人格,也有性格:所谓同理心,或者说共情大致就是这样,会自发代入到他人的情境和感受当中,想到“如果小乔在旁边听之后会怎么想”,所以即便他不在,也会选择比较温和委婉的措辞;会习惯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,所以会通过分析他人表达的情理,来正当化或去正当化自身的行为。




以及,不搞笑地说,“容易尴尬”本身也是同理心强的一种体现——“尴尬”产生于交流过程中,实质是对他人反应的预设和代入。就像是在每一位“他者”跟前放一面镜子。








7.




关于肖队的战术风格,原作中比较明晰地展现出来的大致有四点:




一是数据导向。由于雷霆纸面实力的局限,他必须事先将对手的资料尽可能研究透彻,才能最大限度地找到胜机,也因此比较忌惮意料之外的数据更新(如八赛季末轮回的技能点提升);




二是针对性。雷霆的特色和优势是团队执行力,而不是某种经典打法或核心战斗力,并且相对而言,一支队伍可能靠一位优秀的战力强势崛起,却很难靠一套优秀的战术吃遍天下;他用来嗑强队的战术,无不是见招拆招量身定做:对微草是反Box-1,对蓝雨是尽量调动喻队的手速,对兴欣是针对治疗(虽然没有成功);




三是细腻。这点无须赘述,原文里多次强调过。除了观察、分析、准备得细致以外,团队战过程中也往往是刷屏指挥,并且富于变化;




第四点可能是书里书外被诟病得比较多的一点,就是一度不擅长打好牌,九十分的纸面当六十分用,过于拘谨,欠缺格局。




由此衍生出来的讨论可以有很多,比如说:通过“苛刻地研究对手”(639章)制定的战术,是否容易欠缺想象力?




过于谨小慎微的打法,是否意味着攻击性或进攻欲望不足?




挑战赛里暴露无遗的格局短板,是否意味着他天然地不适合打好牌?








8.




先说第一个问题。




严格依赖数据和资料的战术风格,乍听起来多少与“创造性”有些格格不入;基于经验、观察和分析的信息获取方式,也经常和天马行空的直觉灵感派形成二元对立(比如MBTI分析中的S/N维度)。




然而“苛刻地研究”只是手段,破局才是目的,在这方面,肖队的创造力和灵活应变在原作中都体现得很充分,能针对性地分别设计出与各豪门一战的战术、比赛过程中通过战术变化来实现战术目标等,都可以算是明证。




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类似。谨小慎微只是手段,取胜才是目的。关于这一点,原文的表述是:“以肖时钦的习惯,是不可能全取守势的,防守反击,才是肖时钦更擅长的战术打法”(745章)。这里也稍微厘清了肖、张两位战术大师的风格差异:同属防守特点比较突出的战术风格,张副是“真真正正在防御战术上有天赋的战术大师”(743章),能比其他人更好地做到稳健严谨、滴水不漏;肖队则是受限于客观条件,往往不得不蛰伏以待时机,重音还是敲在“反击”两个字上。




原作对他采用防御反击战术的心态也有详细描写:“他是中游战队出身的,和强队作战时很少会采取主动对攻的打法。防御反击,后发制人,这些手段是肖时钦这么多年来一直钻研仰仗的。可是他却清楚,他用这些战术,实在是因为自家战队的情况被逼出来的。”(743章)




——结合后面提到张副的防御天赋或许是性格使然,我简直觉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如果让肖队按自己的性格打,说不定会很乐意来个血腥对攻什么的……








9.




最后是有没有能力驾驭好强队的问题——“有没有能力”,而不是“有没有”;后者在原作中已经有答案了。




从挑战赛折戟的事实来说,他打输了一把好牌,更成为那场团队赛的战术突破口,但原文也明确提及了问题所在:磨合不够。




——说到这里忽然想到,原作中的“训练”,似乎更多指的是针对单项能力特别设计的程序模块,而不是现实电竞中最常见和重要的“训练赛”,不知作者是否出于对此处剧情逻辑的考虑才作此设定——否则依照常理,降级后的嘉世依旧是争冠队的实力,人员配置上又有更新,应该仍然是众豪门相约训练赛的热门对象,所谓缺乏有分量的对手造成的磨合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了。




肖队本人对于融入嘉世所需做出的调整,其实算是相当敏锐且自觉的。他很清楚自己应当改变的方向,也在个体的限度内处理得非常得体,一挑三后那个称得上落落大方的“GG”可见一斑。




然而战术习惯不是个人风度,即便有意识地改变,也需要充足的实践来检验和修正;就像一位交响指挥,可以在登台之前更换服装或是临时修改开场白,却很难仅靠对着总谱挥棒,就带着他的乐团来一场颠覆自己风格的另类诠释——无论私下练了一个天、一个月,还是一年。




肖队没能做到这一点是事实。但我个人并不认为,这是因为他缺少了某些关键性的才能。挑战赛团队战的瞬息之间,他对自己的问题已经有所觉察,也以最快的速度做了力所能及的调整,直到被送出场,留下的仍是向死而生的机会局面;回到雷霆之后,仅凭对“相信自己”四个字的感悟,战术气质和成绩就焕然一新。如果他加入的不是八赛季末的嘉世、挑战赛面对的不是叶神率领的队伍,假以时日,未必不能更好地融合。




过去当然没有如果。




但他和雷霆,都还有很长的明天。








10.




一些关于他的有的没的的细节备忘:







  • 经常瞪人,目前的被瞪名单(?)上包括但不仅限于:沐沐、方锐、小戴。




  • 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给对手挽尊而手足无措。(504章)




  • 唯一一句粗口(“我去”不算的话)是在赛场上被小唐气(吓)出来的。




  • 说场面话的时候时不时用力过猛,标志性措辞是“哈哈哈”和“嘛”。




  • 八赛季常规赛后期,雷霆曾经打了嘉世一场9比1——所以那场的擂台上发生了什……




  • 转回雷霆的时候,雷霆上下是扛着外界“各种风言风语”欢迎他回来的。(1082章)




  • 人缘挺不错。(740章)




  • 来点杀气之前会推一推眼镜。(1240章)











11.




之前写的MBTI分析里,我将肖队归类为ISFJ,即:内向——感觉——感性——判断。




这一类型有个别称,是“保护者”(Protector)。




无论是每个维度的单向分析,还是ISFJ这个类型本身,个人都觉得有很多符合他的地方。








12.




写到这里终于要神志不清了,于是拐回去看了看我的标题,忽然又觉得“冲淡”一词对应他,也没有什么不妥。




我所理解的文学上的“冲淡”,大致是一种沉静:四时更替,万物常新,追逐捕捉这些变化是永无止境的;但沉静值得持守,会让人时时与心驰的境界不期而遇。




《全职高手》的故事结束的时候,肖时钦正要踏上新的旅程。刚刚过去的那个赛季,他和他的队友一起尽了最大的努力,创造出更多的奇迹,却依然没能再进一步——而这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挫伤他,动摇他。




珍视的事物,坚守的信念,都已经紧紧握在他的掌中。在我也许无缘得见的之后的故事里,他也一定会沉静又坚定地,向前行。




像温煦的风。








Fin.






评论

热度(382)

  1. 共10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